2020年12月11日下午1:30分,师门学坊(第6期)在吉林大学东北亚地缘政治经济研究所会议室——中心校区匡亚明楼3114室举行。此次学坊活动设立两项议题:其一是理论分享——“结构现实主义及其批判”;其二是理论探讨——“国家何以具有韧性?”本次学坊活动由夏海洋(国际政治系博士研究生)主持,本师门及研究所副所长姚璐教授门下的多名硕、博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坊活动。
围绕第一议题,唐新宇以肯尼思·沃尔兹(Kenneth Neal Waltz)《国际政治理论》中的结构现实主义为主要内容展开分享。首先,唐新宇关注到了结构现实主义的思想基础以及批判逻辑;其次,简要概括了沃尔兹在《国际政治理论》中的理论建构过程;最后,从解释力和方法论两个方面探讨了对结构现实主义的批判。对此,卓晔对本书的理解提供了理论上与方法论的额外补充。夏海洋思考了沃尔兹结构现实主义与温特建构主义中“结构”的联系与区别,并分享了国际政治理论中的“举例”方法。
围绕第二议题,郑功强从以下几方面对“国家韧性”加以探讨。首先,分析了韧性的概念以及内涵。其次,简要介绍了西方体系国家和东方国家在国家韧性的道路上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再次,介绍了国家韧性的形成过程与面临考验。郑功强认为,有韧性的群体在结成社会同盟后形成国家的韧性,国家韧性在组织行为上来源于国家治理长久的资源汲取能力和强大的社会组织动员能力。目前,随着世界范围内民粹主义和诸多跨境公共安全治理问题的盛行,迎来了对国家韧性的重大考验。最后,简要介绍了全球化对国家角色的影响而言出现的三大立场:hyperglobalists“超级全球化者”、sceptics“怀疑论者”和transformalists“变革主义者”。
针对第二议题的内容,各位同学就以下问题展开激烈讨论:①“国家韧性”的尽头是什么?是恢复原貌(复原能力)还是适应新的变化(适应能力)?②“国家刚性”是否是与“国家韧性”相对应的概念?如何界定区分?刚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还是底线思维?③“国家韧性”是一种类似“刚性”的国家属性或客观描述,还是一种需要建构的能力或手段?④“国家韧性”的存在是否需要一种外部的“压力”与“风险”?在全球化过程中,主权国家的韧性是否会随之消解?“国家韧性”是不是一种理想化的标准与能力,是否可以说主权国家变得“韧性化”?
在本期学坊活动中,两个师门的学生都积极参与了相关议题的讨论,在未来,学坊将更进一步推动学生间的互动与交流,力争在研究所内营造更加昂扬向上的学习氛围。
2020年12月15日
1.png